今年市場延續了去年船舶運費倒掛的趨勢,小型船舶的運費表現優于大型船舶。超靈便散貨船平均航次收入為19150美元/天;巴拿馬散貨船即期市場收入為20723美元/天;好望角散貨船即期市場收入為12315美元/天。
好望角散貨船市場表現尤為疲軟,去年年底即期市場平均收益已跌至1040美元/天。需求方面的中國因素壓力很大,房地產和基礎設施行業占我國鋼材消費的50%以上: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陷入困境,新建面積持續大幅下降;雖然近幾個月基礎設施投資穩步反彈,但增速仍低于預期。
巴拿馬散貨船和靈便散貨船的收入也繼續下降。運費市場受到中國煤炭進口下降和烏克蘭糧食出貨量下降的影響,其余散貨貿易相對穩定。巴拿馬散貨船港口擁堵指數,盡管近期港口擁堵有所緩解,但巴拿馬散貨船的運力仍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。與好望角散貨船市場的“寒冷”相比,中小型散貨船整體仍處于健康水平,巴拿馬和靈便散貨船一年期租金高于疫情前水平。
未來運費走勢看點
短期來看,散貨船海運市場情緒和預期仍較弱。但散貨船市場仍不能排除改善的可能性:烏克蘭糧食出口需求重啟;由于能源短缺,今年冬季歐洲煤炭進口需求持續強勁;8月底,中國發布新一輪基礎設施刺激計劃,短期內有望提振運費市場。目前,散貨船手持訂單處于歷史低點,明年船隊增速將進一步放緩。
作為流通性較高的散貨船板塊,其運費市場波動很大。我們認為,與過去相比,未來運費市場將有一些主要趨勢變化:
首先,我們應該認識到,未來的運費波動很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。當前全球貿易的復雜性、環保法規的技術方案和經濟成本計算的不確定性、運力參與者中國租賃公司作為非傳統船東的加入等因素,將使航運作為周期性產業的波動比以往更加頻繁。
未來,長期研究和分析的重點將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。隨著中國經濟從固定資產投資轉向消費者投資,中長期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將進一步放緩甚至下降。如果需求接近臨界值,更多影響運費波動的因素將來自供給側的變化。在地緣政治背景下,主要進出口國的貿易格局變化對噸海的影響;船隊更新、船舶速度、港口擁堵等因素。
運費市場的趨勢是兩極分化。明年,環保法規的生效將進一步擴大節能環保船型的收入溢價。在主要航運部門,與LNG船、集裝箱船和油輪相比,我們可以看到散貨船船東對替代燃料方案的選擇更加保守。市場分析師需要更好地了解綠色議程和船舶技術。